題夏太常竹送周翠渠知廣德州

郡在靈南山秀中,篔簹繞舍翠陰濃。 清貧太守庖無肉,春雨猶能赦籜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篔簹(yún dāng):一種高大的竹子。
  • 翠陰:翠綠的樹蔭。
  • 清貧:貧窮而廉潔。
  • :廚房。
  • :寬恕,這裏指不砍伐。
  • 籜龍:竹筍的別稱。

翻譯

郡城坐落在靈山南面,山清水秀之中, 高大的篔簹竹環繞着房屋,翠綠的樹蔭濃密。 這位清貧的太守廚房裏沒有肉, 春雨降臨,他依然能寬恕那些生長的竹筍,不去砍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清貧太守的生活環境與情操。詩中,「靈南山秀」與「篔簹繞舍翠陰濃」共同勾勒出一幅靜謐而清新的山水畫卷,展現了太守居所的自然美景。後兩句則通過「庖無肉」與「春雨猶能赦籜龍」的對比,突顯了太守的清廉與仁慈,即使在物質匱乏的情況下,依然保持着對自然生命的尊重和愛護。表達了作者對清廉自守、仁愛自然的崇高品格的讚美。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