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虯鬆:盤曲的松樹。虯,讀作qiú,指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常用來形容樹木盤曲的樣子。
- 繡青銅:形容松樹的樹皮像青銅一樣堅硬且有紋理。
- 峭壁:陡峭的巖壁。
- 積鐵:形容山壁堅硬如鐵。
- 逃虛人:指隱居的人,逃避世俗的虛名。
- 長嘯:大聲呼嘯,常用來形容隱士或高士的豪放不羈。
翻譯
盤曲的松樹如同青銅般繡着堅硬的紋理,陡峭的巖壁像積聚的鐵塊一樣堅硬。 下面有一個逃避世俗的隱士,在空曠的山谷中大聲呼嘯,彷彿要撕裂這寂靜的山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林隱逸的圖景,通過「虯鬆」、「峭壁」等自然元素的刻畫,展現了山林的幽靜與堅硬。詩中的「逃虛人」形象,更是增添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董其昌以簡潔有力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隱士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畫面,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越。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石鼓歌 》 —— [ 明 ] 董其昌
- 《 贈尹惺麓參知閱兵海上四首 》 —— [ 明 ] 董其昌
- 《 舟次薛澱望馬鞍諸山仿趙吳興水村圖 》 —— [ 明 ] 董其昌
- 《 送方衆甫備兵永平三首 》 —— [ 明 ] 董其昌
- 《 贈杜完三黃門 》 —— [ 明 ] 董其昌
- 《 贈陳仲醇徵君東佘山居詩三十首 》 —— [ 明 ] 董其昌
- 《 壽潘中舍顧夫人六袠 》 —— [ 明 ] 董其昌
- 《 題平湖弄珠樓呈蕭象林使君二首弄珠漢水遺事使君漢陽人而平湖亦有漢瑭又稱鸚鵡湖於弄珠差合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