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宗正國手

紛紛龍戰起名場,坐隱如君似坐忘。 懷友每酬青玉案,教兒翻博紫羅囊。 書讎斷簡潛分火,俠有停車問賣漿。 不必仙山傳局勢,帝鄉原是白雲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龍戰:原指群雄割據爭霸,這裡比喻科擧考試中的激烈競爭。
  • 坐隱:指隱居不仕,這裡形容宗正國手超然物外,不蓡與世俗爭鬭。
  • 坐忘:道家術語,指達到一種忘我、無爲的境界。
  • 青玉案:古代用來盛放食物的器具,這裡指宗正國手用來招待朋友的佳肴。
  • 紫羅囊:紫色的絲織品制成的囊,這裡指宗正國手教授兒子的技藝或知識。
  • 書讎:校對書籍,這裡指宗正國手對書籍的校對和整理。
  • 斷簡:殘缺不全的書籍。
  • 潛分火:暗中傳遞火種,比喻秘密傳遞知識或信息。
  • 俠有停車問賣漿:俠士在旅途中停下來詢問賣漿的人,這裡形容宗正國手平易近人,樂於助人。
  • 仙山: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山,這裡比喻高遠的理想或境界。
  • 帝鄕:指皇帝的居所,這裡比喻宗正國手的居所如同仙境一般。
  • 白雲鄕:比喻隱居之地,這裡指宗正國手的居所。

繙譯

在科擧考試的激烈競爭中,你如同隱士一般超然物外,倣彿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你常常用佳肴招待朋友,同時教授兒子高深的技藝或知識。你對書籍進行校對和整理,暗中傳遞知識或信息。你平易近人,樂於助人,就像俠士在旅途中停下來詢問賣漿的人一樣。你的居所如同仙境一般,不必去尋找傳說中的仙山,因爲這裡就是理想的隱居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宗正國手的隱居生活和超然物外的心態,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贊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龍戰”、“坐隱”、“青玉案”、“紫羅囊”等,生動地刻畫了宗正國手的形象和品格。同時,詩句流暢自然,意境深遠,展現了董其昌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