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科頭:不戴帽子,光着頭。
- 露坐:在戶外或露天的地方坐着。
- 關情:關心,掛念。
- 空谷:空曠的山谷。
- 絕意:斷絕了念頭或希望。
- 王門:指權貴或官府。
- 足刖:古代的一種刑罰,砍去腳。這裏比喻斷絕了與權貴的聯繫。
- 草什:草木之類。
- 忘憂:使人忘卻憂愁。
- 解慍:消除怒氣。
- 腝塵:塵埃。
- 清虛界:清淨虛無的境界。
- 酒德:飲酒的品德。
- 文心:文學創作的心思。
翻譯
山中的老者從不忠於對影自憐,光着頭在戶外坐着,甘願如此度過時光。他心中掛念着空曠的山谷,思緒萬千,斷絕了對權貴的任何念頭,就像被砍去了腳一樣。草木在北邊生長,能使人忘卻憂愁,而南來的風能消除怒氣。塵埃不沾染這清淨虛無的境界,他的酒德和文學創作的心思每天都沉浸在酣暢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山中隱士的生活態度和精神境界。通過「科頭露坐」、「關情空谷」、「絕意王門」等詞句,展現了隱士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形象。詩中「草什忘憂」、「風能解慍」等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體現了隱士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哲學。最後兩句「腝塵不上清虛界,酒德文心日共酣」則強調了隱士在清淨無塵的環境中,享受着酒與文學帶來的精神愉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