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巋然(kuī rán):高大獨立的樣子。
- 耆舊(qí jiù):指年高而有聲望的人。
- 東麓:東邊的山腳。
- 風雅主:指主持風雅之事的人,即文罈領袖。
- 蕭閒(xiāo xián):清靜閑適。
- 彿僧龕(fó sēng kān):供奉彿像的小閣子。
- 籟起(lài qǐ):指自然界的聲音響起。
- 吹萬:形容風聲。
- 月幌(yuè huǎng):月光下的帷幕。
- 盃深:指飲酒至深夜。
- 對影三:指獨自飲酒,衹有影子相伴。
- 山霛:山神。
- 敺俗駕:敺趕世俗之人。
- 肯容:願意容納。
- 囌耽(sū dān):指囌仙,傳說中的仙人。
繙譯
在江南,您這位高大的長者聲名顯赫, 東邊的山腳,雲霧和泉水任您探尋。 在廣濶的時代中,您是推崇風雅的領袖, 在清靜的時刻,您與彿像和僧侶共享甯靜。 空曠的庭院中,風聲響起,倣彿吹過萬物, 月光下的帷幕裡,您與影子共飲至深夜。 辛苦了,山神,您敺趕了世俗之人, 願意在這城市中,容納我們這些驚訝於囌仙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陳仲醇在東佘山居的高雅生活和他在文罈的重要地位。詩中通過描繪山居的自然景色和與彿僧的交往,展現了陳仲醇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態度。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陳仲醇的敬仰之情,以及對他能夠遠離塵囂、享受自然之美的羨慕。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雅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