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詞六首

長擬承恩老漢宮,誰知騎馬出秦中。 秖緣命薄應無怨,聖主何須殺畫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妃:指王昭君,漢元帝時期的宮女,後被選爲和親公主,嫁給匈奴單於。
  • :打算,計劃。
  • 承恩:受到皇帝的寵愛。
  • 漢宮:漢朝的宮殿,指王昭君原本所在的宮廷。
  • 秦中:指陝西中部地區,古時爲秦國之地。
  • (zhǐ):衹,僅僅。
  • 畫工:指畫師,這裡特指爲王昭君畫像的畫師,因爲畫像不如真人美麗,導致王昭君未能得到漢元帝的寵愛。

繙譯

原本打算在漢宮中老去,享受皇帝的寵愛, 誰料到卻要騎馬離開秦中,前往匈奴之地。 衹因命運不濟,本不應有所怨恨, 皇帝又何必因此而殺害那位畫師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王昭君的命運,反映了古代女性的無奈與悲劇。詩中“長擬承恩老漢宮”一句,表達了王昭君原本的美好願望,而“誰知騎馬出秦中”則突顯了命運的無常和殘酷。後兩句則是對漢元帝的批評,認爲他因一時的憤怒而殺害畫工,顯得過於殘忍,也反映了詩人對王昭君遭遇的同情和對不公命運的感慨。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