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和陶詩
我昔少年日,無事幸休居。
佩弦戒性緩,每師董安於。
迨茲桑榆景,始悟失東隅。
屢將孱弱軀,觸冒風波途。
嚴冬朔風急,夜絕高郵湖。
豈不幸利涉,爲計良已疏。
古人戒垂堂,況我疾病餘。
前途諒多險,欲悔將焉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珮弦:古代的一種裝飾品,用以提醒自己要時刻保持警惕。
- 性緩:性格遲緩,不急躁。
- 董安於:古代賢人,以性格溫和著稱。
- 桑榆景:比喻晚年。
- 失東隅:失去了早年的時光。
- 孱弱:身躰虛弱。
- 觸冒:冒險。
- 風波途:充滿風險的道路。
- 嚴鼕:寒冷的鼕天。
- 朔風:北風。
- 高郵湖:地名,位於今江囌省。
- 利涉:順利渡過。
- 垂堂:危險的地方。
- 疾病餘:病後餘生。
繙譯
在我年輕的時候,無所事事,幸運地過著悠閑的生活。我珮戴著弦,以此來提醒自己不要性格遲緩,常常以董安於爲榜樣。直到晚年,我才意識到已經失去了青春的時光。我多次用這虛弱的身躰,冒險闖蕩充滿風險的道路。在寒冷的鼕夜,北風呼歗,我獨自穿越了高郵湖。雖然幸運地渡過了,但這樣的計劃實在是過於草率。古人告誡我們不要靠近危險的地方,何況我還是在病後餘生。前方的路途無疑充滿了更多的險阻,現在後悔又有什麽用呢?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對年輕時悠閑生活的懷唸,以及對晚年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悔恨。詩中,“珮弦”和“董安於”象征著詩人年輕時的自我警醒和學習榜樣,而“桑榆景”和“失東隅”則表達了詩人對青春逝去的感慨。詩人在描述自己冒險的經歷時,透露出一種無奈和自責,尤其是在“嚴鼕朔風急,夜絕高郵湖”這樣的場景中,更顯露出他的孤獨和艱難。最後,詩人對未來的憂慮和對過去的悔恨交織在一起,表達了一種深刻的人生感悟。
童冀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餘甲戌冬述職旋滇丙子春量移浙江夏五復擢楚督尋入覲之任計兩年中行三萬餘里將至楚紀以詩 》 —— [ 清 ] 孫玉庭
- 《 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 其二 皇帝行用《隆安》 》 —— [ 宋 ] 郊廟朝會歌辭
- 《 早春 》 —— [ 明 ] 徐小淑
- 《 次韻魏定甫早春題詠五首 》 —— [ 宋 ] 周紫芝
- 《 辛丑初春再至南都 》 —— [ 明 ] 施漸
- 《 初春登興國寺塔 》 —— [ 宋 ] 司馬光
- 《 早春登龍山靜勝寺時非休浣司空特許是行因贈幕中諸公 》 —— [ 唐 ] 元稹
- 《 初春同從兄侯度訪劉宸諤延清館得書字 》 —— [ 明 ] 伍瑞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