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和陶詩
我昔少年日,無事幸休居。
佩弦戒性緩,每師董安於。
迨茲桑榆景,始悟失東隅。
屢將孱弱軀,觸冒風波途。
嚴冬朔風急,夜絕高郵湖。
豈不幸利涉,爲計良已疏。
古人戒垂堂,況我疾病餘。
前途諒多險,欲悔將焉如。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佩弦:古代的一種裝飾品,用以提醒自己要時刻保持警惕。
- 性緩:性格遲緩,不急躁。
- 董安於:古代賢人,以性格溫和著稱。
- 桑榆景:比喻晚年。
- 失東隅:失去了早年的時光。
- 孱弱:身體虛弱。
- 觸冒:冒險。
- 風波途:充滿風險的道路。
- 嚴冬:寒冷的冬天。
- 朔風:北風。
- 高郵湖:地名,位於今江蘇省。
- 利涉:順利渡過。
- 垂堂:危險的地方。
- 疾病餘:病後餘生。
翻譯
在我年輕的時候,無所事事,幸運地過着悠閒的生活。我佩戴着弦,以此來提醒自己不要性格遲緩,常常以董安於爲榜樣。直到晚年,我才意識到已經失去了青春的時光。我多次用這虛弱的身體,冒險闖蕩充滿風險的道路。在寒冷的冬夜,北風呼嘯,我獨自穿越了高郵湖。雖然幸運地渡過了,但這樣的計劃實在是過於草率。古人告誡我們不要靠近危險的地方,何況我還是在病後餘生。前方的路途無疑充滿了更多的險阻,現在後悔又有什麼用呢?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對年輕時悠閒生活的懷念,以及對晚年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悔恨。詩中,「佩弦」和「董安於」象徵着詩人年輕時的自我警醒和學習榜樣,而「桑榆景」和「失東隅」則表達了詩人對青春逝去的感慨。詩人在描述自己冒險的經歷時,透露出一種無奈和自責,尤其是在「嚴冬朔風急,夜絕高郵湖」這樣的場景中,更顯露出他的孤獨和艱難。最後,詩人對未來的憂慮和對過去的悔恨交織在一起,表達了一種深刻的人生感悟。
童冀的其他作品
- 《 次金中孚韻寄陳一山鍊師六首 其三 》 —— [ 明 ] 童冀
- 《 衍師見和因再次韻 》 —— [ 明 ] 童冀
- 《 海上用兵次蕭申之韻五首 其一 》 —— [ 明 ] 童冀
- 《 琴操五首 其一 西山 》 —— [ 明 ] 童冀
- 《 悼袁公安 》 —— [ 明 ] 童冀
- 《 如在堂 》 —— [ 明 ] 童冀
- 《 次莊孟敬韻二首 其二 》 —— [ 明 ] 童冀
- 《 次蘇平仲編修北山記遊韻二十四首 其五 》 —— [ 明 ] 童冀
相关推荐
- 《 憶王孫 · 初春即事 》 —— [ 清 ] 方彥珍
- 《 仲夏賞月次雪齋韻二首 》 —— [ 宋 ] 司馬述
- 《 月中柳湖上春行,同毛稚黃作 》 —— [ 明 ] 沈謙
- 《 和堅伯梅六題一孤芳二山間三雪中四水邊五月下六雨後每題二絕禁犯本題及風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絕 其六 》 —— [ 宋 ] 胡寅
- 《 丙午新正書懷十首 》 —— [ 宋 ] 范成大
- 《 早春寄東郡舊同僚 》 —— [ 宋 ] 司馬光
- 《 五月菊 》 —— [ 清 ] 徐庭翼
- 《 夏五月與愔仲同年北遊過天津主瀹老浪公兩家浪公一夕夢至一處層樓複閣琳琅滿架一老人以所書樓額視之首尾爲五 》 —— [ 清 ] 陳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