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春興秋興各十章俱步張孟奇園居韻春興十首
巖下房櫳竹裏臺,幽村寄在白雲隈。
東風不厭桃源僻,青帝還將花使來。
上巳韶光宜下若,北堂春宴奏南孩。
鷓鴣唱罷流鶯囀,歌管山中日幾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房櫳(lóng):窗戶。
- 櫳:窗戶的格子。
- 隈(wēi):山彎曲的地方。
- 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樂而環境幽美的世界。
- 青帝: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春之神。
- 花使:指春天的使者,喻指春天的到來。
- 上巳(sì):古代節日,農曆三月初三日。
-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 下若:下酒,指飲酒。
- 北堂:古代居室東房的後部,爲婦女盥洗之所。
- 南孩:可能指南方的兒童,這裏可能指南方風格的音樂或歌曲。
- 鷓鴣(zhè gū):鳥名,其鳴聲似「行不得也哥哥」。
- 流鶯:指鳴聲婉轉的黃鶯。
- 歌管:指歌聲和樂器聲。
翻譯
岩石下的窗戶和竹林中的平臺,幽靜的村莊隱藏在白雲彎曲之處。東風不嫌棄桃源的偏僻,青帝派遣春天的使者帶來花開。上巳節的美好時光適宜飲酒,北堂的春宴上演奏着南方的童謠。鷓鴣唱完之後,黃鶯開始婉轉鳴叫,山中的歌聲和樂器聲日復一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幽靜山村春日的景象,通過「巖下房櫳」、「竹裏臺」等意象展現了村莊的隱逸之美。詩中「東風不厭桃源僻」表達了自然之美的包容與恩賜,而「青帝還將花使來」則巧妙地以神話元素增添了春天的神祕與生機。後半部分通過節日、音樂和鳥鳴的描寫,進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歡樂與和諧,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與讚美。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戊辰元旦立春恭遇新皇御極改元喜賦效祝 》 —— [ 明 ] 鄧雲霄
- 《 春詩十三首梅塢跨驢 》 —— [ 明 ] 鄧雲霄
- 《 大遊仙曲八首 》 —— [ 明 ] 鄧雲霄
- 《 戊午五月八日招博羅張孟奇尹衝玄洪約吾溫瑞明泛舟篁溪觀競渡餘與陳美用同集笙歌士女之盛不減龍潭樂而共賦以 》 —— [ 明 ] 鄧雲霄
- 《 村居春興秋興各十章俱步張孟奇園居韻春興十首 》 —— [ 明 ] 鄧雲霄
- 《 和蘇汝載雪詩四首 》 —— [ 明 ] 鄧雲霄
- 《 人有餉餘瀟湘八景畫冊者退食之暇逐景分題空同子先有此作餘其爲婦乎加七言以別之漁村夕照 》 —— [ 明 ] 鄧雲霄
- 《 七夕旅懷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