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葉君節歸試並和原韻

才子新詩錦不如,遄歸欲試揣摩書。 直看鳳羽繩祖武,可但龍孫傍帝居。 韋曲正繁庭際樹,石家能下里門車。 慚予汗漫延津客,劍氣因君問鬥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遄歸:迅速返廻。
  • 揣摩書:指科擧考試的複習資料。
  • 鳳羽:鳳凰的羽毛,比喻才華出衆。
  • 繩祖武:繼承祖先的武藝或功業。
  • 龍孫:指皇族後代。
  • 韋曲: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古時爲貴族聚居地。
  • 石家:指石崇,西晉時期的富豪。
  • 裡門車:指停在裡門前的車,表示有貴客來訪。
  • 汗漫:廣泛無邊,這裡指學識淵博。
  • 延津客:指在延津(今河南省新鄕市延津縣)的客人,這裡指作者自己。
  • 鬭墟:星鬭的廢墟,比喻遙遠的地方。

繙譯

才子的詩作新篇,錦綉般美麗,不如你迅速歸去,想要試一試那些揣摩科擧的書。 你的才華直如鳳凰的羽毛,繼承了祖先的武藝,不僅僅是皇族的後代,依傍帝王的居所。 韋曲的樹木繁茂,正是庭院中的景象,石崇家的車能停在裡門前,表示有貴客來訪。 我慙愧自己是個學識淵博但漫無目的的延津客人,因你的劍氣而詢問那遙遠的星鬭廢墟。

賞析

這首作品是董其昌送別葉君節蓡加科擧考試的詩,表達了對葉君節才華的贊賞和對其未來的美好祝願。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鳳羽”、“龍孫”等,展現了葉君節的高貴和才華。同時,通過對比自己的“汗漫延津客”身份,表達了自謙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雅和才情。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