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林君叔孟秀遠亭二首

繫馬幽亭久未旋,亭前景物各爭妍。 倚天晴翠千峯出,繞郭蒼煙萬井連。 花影亂侵徐孺榻,鶯聲巧和伯牙弦。 因君欲買西鄰地,風月平分過暮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亭:幽靜的亭子。
  • :返回。
  • 晴翠:晴朗時山峯的翠綠色。
  • 徐孺榻:徐孺,東漢時期的名士,榻指牀,這裏指徐孺的牀榻,比喻高雅的居所。
  • 伯牙弦:伯牙,古代著名琴師,弦指琴絃,這裏指伯牙的琴聲,比喻美妙的音樂。
  • 風月:風景和月色,泛指美好的景色。

翻譯

我久久地繫馬在這幽靜的亭子旁,不願離去。亭前的景物各自爭奇鬥豔。晴朗的天空下,翠綠的山峯高聳入雲,環繞着城市的蒼煙與萬家的炊煙相連。花影搖曳,彷彿侵入了徐孺的高雅居所,鶯鳥的歌聲巧妙地與伯牙的琴聲相和。因爲你的緣故,我想買下西邊的鄰居地,與你平分這美好的風月,共度餘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幽亭前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美好景色的欣賞和對友人林君叔孟的深厚情誼。詩中「倚天晴翠千峯出,繞郭蒼煙萬井連」一句,以壯麗的筆觸勾勒出山峯與城市的美景,展現了詩人開闊的視野和豪邁的情懷。結尾處表達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