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居六詠爲河南方伯豐公慶賦水環碧帶
繞舍茫茫百頃田,深耕應可樂堯天。
綠蓑二月西疇雨,黃犢一犁北壟煙。
荷鍤長吟過柳外,蒸藜炊黍餉林邊。
秪今天下需元老,未許歸來學輞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堯天:比喻太平盛世。
- 西疇:西邊的田地。
- 黃犢:小黃牛。
- 北壟:北邊的田埂。
- 荷鍤:扛着鍬。
- 蒸藜炊黍:蒸藜麥和黍米,指簡單的農家飯菜。
- 餉林邊:在林邊送飯。
- 元老:對資深且有功勳的老臣的尊稱。
- 輞川:唐代詩人王維的隱居之地,此處指隱居生活。
翻譯
百頃田地環繞着屋舍,茫茫一片,深耕細作應當享受這太平盛世。二月裏,穿着綠蓑衣在田間耕作,西邊的田地被雨水滋潤;小黃牛在北邊的田埂上,一犁一犁地耕出煙霧。扛着鍬長吟着詩歌走過柳樹外,蒸藜麥和黍米,送到林邊給勞作的人。如今國家需要資深的功臣,還不能允許我像王維那樣歸隱輞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田園生活的畫卷,通過「綠蓑」、「黃犢」等生動形象,展現了農耕的樂趣和田園的寧靜。詩中「樂堯天」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讚美,而「未許歸來學輞川」則透露出對國家責任的擔當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的田園情懷,又體現了其對國家和時代的深刻關懷。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浣靈軒為李德馨方伯賦 》 —— [ 明 ] 黃仲昭
- 《 致仕歸言懷效吳體四首 其四 》 —— [ 明 ] 黃仲昭
- 《 感皇恩 · 送李方伯之任山西 》 —— [ 明 ] 黃仲昭
- 《 效古十九首 其三 》 —— [ 明 ] 黃仲昭
- 《 感皇恩 · 送同寅羅象州遷雲南憲副 》 —— [ 明 ] 黃仲昭
- 《 下臯雜詠 其六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俱樂亭扁 》 —— [ 明 ] 黃仲昭
- 《 送侍御楊朝重廵按江西次同年丘安重韻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