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居六詠爲河南方伯豐公慶賦水環碧帶
園居東畔有漁磯,獨把絲綸趣不稀。
兩岸煙霞長作伴,滿川鷗鷺盡忘機。
興來高詠滄浪曲,心靜偏宜水月輝。
此景知公常在念,明時未許解朝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絲綸:釣魚用的絲線。
- 鷗鷺:鷗鳥和白鷺,常用來象徵自由和寧靜。
- 忘機:忘卻世俗的機巧之心,指心境寧靜,不計較得失。
- 滄浪曲:古代歌曲名,這裏指吟詠江湖之樂的曲子。
- 水月輝:水面上的月光,形容景色幽美。
- 解朝衣:脫下官服,指辭官歸隱。
翻譯
園子的東邊有一處釣魚的好地方,獨自垂釣,樂趣無窮。 兩岸的煙霞美景常伴左右,滿河的鷗鷺與我心境相通,忘卻了塵世的紛擾。 興致來時,我會吟詠那首描繪江湖之樂的滄浪曲,心靜時,更欣賞那水面上的月光。 這樣的景緻,我知道您常常懷念,但在清明時代,您還未能脫下官服,歸隱山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的田園漁釣圖,通過「絲綸」、「煙霞」、「鷗鷺」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詩中「忘機」一詞巧妙地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末句「明時未許解朝衣」則透露出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歸隱的無奈,體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掙扎。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夀姊夫林君并姊氏七十 其二 》 —— [ 明 ] 黃仲昭
- 《 送李君唐英赴春官二首 其二 》 —— [ 明 ] 黃仲昭
- 《 走筆題扇送方恆謙行人之京 》 —— [ 明 ] 黃仲昭
- 《 送方壽卿秋官之京二首走筆和林見素韻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俱樂亭扁 》 —— [ 明 ] 黃仲昭
- 《 承太守王先生見示和林憲使守歲詩次韻 》 —— [ 明 ] 黃仲昭
- 《 鯉湖紀遊十首和先輩龔司訓韻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四景山水爲林君叔孟賦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