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延廣歸安成

才奉潘輿來,復奉潘輿去。 來憶紫微花,去憶靈椿樹。 來去肯辭勞,孝友夙所慕。 雁聲催早寒,關河秋色暮。 仗劍出都門,愁心關去住。 秋風五兩輕,揚帆入煙霧。 行行到鄉山,親舊欣相顧。 稱觴一樂堂,滿堂春煦煦。 行看太史佔,西江德星聚。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潘輿:指潘岳的《閒居賦》中提到的車輿,後泛指舒適的車乘。
  • 紫微花:紫微星的花,比喻高貴或美好的事物。
  • 靈椿樹:傳說中的神樹,比喻長壽或吉祥。
  • 孝友:孝順父母和友愛兄弟的美德。
  • 五兩:古代的一種重量單位,這裏可能指風力輕微。
  • 稱觴:舉杯祝酒。
  • 樂堂:歡樂的堂屋。
  • 太史:古代負責記載史事的官員。
  • 西江:指江西,這裏泛指江南地區。
  • 德星:比喻賢德之人。

翻譯

剛剛纔迎接潘岳那樣的舒適車乘到來,現在又要送它離去。來時懷念紫微星般的高貴花朵,離去時則懷念靈椿樹般的吉祥長壽。無論是來是去,都不辭辛勞,因爲我一直仰慕孝順父母和友愛兄弟的美德。雁聲催促着早來的寒意,關河之間秋色漸濃。手持劍走出都城的大門,心中的愁緒牽絆着去留。秋風輕輕,揚帆駛入煙霧之中。一路行來,終於回到故鄉,親朋好友們欣喜地相迎。在歡樂的堂屋中舉杯祝酒,滿堂洋溢着春天的溫暖。不久將會看到太史記載,江南地區賢德之人聚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友人彭延廣歸鄉的情景,通過「潘輿」、「紫微花」、「靈椿樹」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旅途的祝願和對家鄉的思念。詩中「孝友夙所慕」一句,直接抒發了詩人對傳統美德的推崇。後文通過秋景的描繪和歸鄉的喜悅,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黃仲昭的文學風采。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