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雲思親爲太學生李某賦
悠悠天際雲,飛繞江南路。
遊子行見之,徘徊日將暮。
飛雲本無心,於人亦何與。
爲念白頭親,遠在雲飛處。
丈夫身許國,私恩邈難顧。
鄉山杳靄間,可望不可赴。
安得雙羽翰,高飛逐雲去。
我亦別庭闈,接武金鑾署。
爲君動長吟,潸焉淚如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悠悠:形容遙遠或長久。
-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 白頭親:指年邁的父母。
- 杳靄:形容遙遠而模糊。
- 接武:跟隨前人的腳步。
- 金鑾署:指朝廷中的官署。
- 潸焉:形容流淚的樣子。
繙譯
遙遠的雲朵在天邊飄蕩,倣彿環繞著江南的道路。 遠行的遊子看到這些雲,日暮時分徘徊不前。 雲朵本無心,與人又有何關? 衹是想到家中年邁的父母,他們就在雲朵飄蕩的地方。 大丈夫立志爲國捐軀,私人的恩情難以顧及。 故鄕的山巒在朦朧中隱約可見,可望而不可即。 真希望能有兩對翅膀,高高飛起追逐雲朵而去。 我也曾離開家園,跟隨前人的腳步進入朝廷。 爲了你,我長聲吟詠,淚水如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天邊的雲朵,抒發了遊子對遠方家鄕和親人的深切思唸。詩中,“悠悠天際雲”與“遊子行見之”形成對比,突出了遊子的孤獨與無助。後文通過對“白頭親”和“鄕山”的描寫,進一步強化了遊子的思鄕之情。結尾処,詩人表達了自己雖身処朝廷,但內心深処仍對家鄕和親人充滿眷戀,情感真摯動人。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送劉景輝先生敎諭萬安 》 —— [ 明 ] 黃仲昭
- 《 江湖覽勝爲吳大尹乃兄浩賦 》 —— [ 明 ] 黃仲昭
- 《 遊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韻賦棹歌十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遊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韻賦棹歌十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題林君叔孟秀遠亭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籌亭為髙都憲賦 》 —— [ 明 ] 黃仲昭
- 《 送李君唐英赴春官二首 其二 》 —— [ 明 ] 黃仲昭
- 《 效古十九首 其十七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