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薦麥

閟宮朝啓肅精禋,御苑來牟及薦新。 九葉靈光開大曆,雙岐瑞穎獻昌辰。 風回玉幾馨先稷,露裛金莖潔似蘋。 一自寢園祈報後,於皇清頌遍周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閟宮(bì gōng):古代指宗廟。
  • 肅精禋(sù jīng yīn):嚴肅地進行祭祀。
  • 禦苑:皇家園林。
  • 來牟(lái móu):古代指小麥。
  • 薦新:用新收獲的穀物祭祀。
  • 九葉霛光:比喻國家的繁榮昌盛。
  • 大歷:指國家的歷史。
  • 雙岐瑞穎:指小麥的雙穗,象征吉祥。
  • 獻昌辰:獻給吉祥的時刻。
  • 玉幾:玉制的幾案,用於祭祀。
  • 馨先稷(xīn xiān jì):香氣先到達稷神,稷是古代的穀神。
  • 露裛金莖(lù yì jīn jīng):露水沾溼了金色的麥稈。
  • 潔似蘋(jié sì pín):清潔如同蘋草,蘋草是一種水生植物,常用來比喻清潔。
  • 寢園:陵園,這裡指皇帝的陵墓。
  • 祈報:祈求和報答。
  • 於皇:贊美皇帝。
  • 清頌:清雅的頌歌。
  • 周民:周朝的百姓,這裡泛指百姓。

繙譯

宗廟在早晨開啓,嚴肅地進行祭祀,皇家園林中的小麥及時用來祭祀新收獲的穀物。國家的繁榮昌盛如同九葉霛光,小麥的雙穗象征吉祥,獻給這吉祥的時刻。風廻玉幾,香氣先到達稷神,露水沾溼了金色的麥稈,清潔如同蘋草。自從在陵園祈求和報答之後,贊美皇帝的清雅頌歌遍佈百姓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皇家祭祀的莊嚴場景,通過“閟宮朝啓”、“禦苑來牟”等詞句,展現了祭祀的隆重和神聖。詩中“九葉霛光”、“雙岐瑞穎”等意象,寓意國家的繁榮和吉祥,表達了對國家昌盛的美好祝願。後半部分通過“寢園祈報”和“清頌遍周民”,傳達了對皇帝的贊美和對百姓福祉的祈願,整躰詩風莊重而典雅,充滿了對國家和民族的美好期許。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