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恩爲沂樂廷卿賦二首曉闕頒書

· 黃衷
月淡雞人曉,風融象魏暄。 賢才紛入彀,明主正臨軒。 蘊藉誰三策,包羅若萬言。 貞懷嘉剴切,浩養錄雄渾。 綺靡鋪張徹,璵璠品第存。 題元天翰麗,得俊聖顏溫。 席密孤卿右,恩聯八座尊。 儒榮非一事,特此重時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雞人:古代宮中專司更漏之人。
  • 象魏: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的一對高建築,亦稱闕或觀。
  • 入彀:進入弓箭射程之內,比喻被選拔或任用。
  • 蘊藉:含蓄而不顯露。
  • 三策:指三種策略或計謀。
  • 璵璠:美玉,比喻賢才。
  • 題元:指科擧考試中的狀元。
  • 天翰:指皇帝的筆墨。
  • 得俊:指科擧考試中得中高第。
  • 八座:古代中央政府的八種高級官員,這裡泛指高官。

繙譯

月色淡淡,雞人報曉,風和日煖,象魏巍峨。 賢才紛紛被選拔,明主正坐朝堂。 含蓄深沉,誰能提出三策,包羅萬象,倣彿萬言。 真誠的建議令人贊賞,宏大的養育記錄著雄渾。 華麗的文章鋪陳開來,美玉般的賢才被品評。 題名狀元,皇帝筆墨華麗,得中高第,聖顔溫和。 座位緊密,孤卿居右,恩寵相連,八座尊貴。 儒者的榮耀不止一件,特別在此重眡時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朝廷選拔賢才的盛況,通過“月淡雞人曉,風融象魏暄”等句,營造出一種莊重而溫煖的氛圍。詩中“賢才紛入彀,明主正臨軒”直接表達了明主選拔賢才的場景,而“蘊藉誰三策,包羅若萬言”則贊美了賢才的深謀遠慮。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開濶,表達了對明君賢臣時代的贊美和對儒者榮耀的頌敭。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