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海樓

· 黃衷
飛宇冠崔嵬,東南罨畫開。 鶴程衝霧上,鰲揹帶風回。 野港分航渡,晴峯卷幔來。 百蠻趨劍履,稽首贊雄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控海樓:樓名,具體位置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其位於高處,可俯瞰海景。
  • 飛宇:形容樓宇高聳,如飛翔一般。
  • 崔嵬:形容山勢高峻。
  • 罨畫:原指覆蓋的畫,這裏比喻美景如畫。
  • 鶴程:比喻高遠的路程,如同鶴飛翔的高度。
  • 鰲背:傳說中海中巨龜的背,這裏比喻海面。
  • 分航渡:指船隻分別航行渡過。
  • 卷幔:拉開窗簾。
  • 百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 劍履:指佩劍和鞋子,這裏代表權力和地位。
  • 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禮,表示尊敬。

翻譯

樓宇高聳入雲,俯瞰着東南如畫的美景。 鶴一般高遠的路程衝破霧氣而上,海面如鰲背般隨風起伏。 野外的港口中,船隻分別航行渡過,晴朗的山峯透過窗簾映入眼簾。 衆多南方的少數民族,紛紛前來,跪拜致敬,讚美着這位雄才大略的人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控海樓的壯觀景象和其主人的威望。通過高聳的樓宇、如畫的美景、高遠的旅程和海面的起伏,展現了樓宇的雄偉和視野的開闊。後兩句則通過少數民族的跪拜,表達了主人公的威嚴和受人尊敬的地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黃衷的雄渾筆力和對壯麗景色的獨特感受。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