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津橋

· 楊慎
織鐵懸梯飛步驚,獨立縹緲青霄平。 騰蛇遊霧瘴氛惡,孔雀飲江煙瀨清。 蘭津南渡哀牢國,蒲塞西連諸葛營。 中原回首踰萬里,懷古思歸何限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津橋:位於今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是古代連接中原與西南邊疆的重要通道。
  • 織鐵懸梯:形容橋樑或道路險峻,如同用鐵絲編織的梯子懸掛在空中。
  • 飛步驚:形容行走其上,步履匆匆,心驚膽戰。
  • 獨立縹緲:形容橋或道路高懸空中,孤立無援,彷彿在縹緲的雲霧之中。
  • 青霄平:青霄,即天空;平,形容橋面平坦,如同與天空齊平。
  • 騰蛇遊霧:騰蛇,傳說中的神蛇,能騰雲駕霧;遊霧,在霧中游動。
  • 瘴氛惡:瘴氛,指熱帶或亞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古人認爲是瘴癘的病源;惡,形容環境惡劣。
  • 孔雀飲江:孔雀在江邊飲水,形容景色優美。
  • 煙瀨清:煙瀨,指水面上輕煙繚繞的景象;清,清澈。
  • 蘭津南渡:蘭津,即蘭津橋;南渡,向南渡過。
  • 哀牢國:古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國家,位於今雲南省境內。
  • 蒲塞西連:蒲塞,古代地名,具體位置不詳;西連,向西連接。
  • 諸葛營: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西南地區設立的軍事營地。
  • 中原回首:中原,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回首,回頭望。
  • 踰萬里:踰,超過;萬里,形容距離遙遠。
  • 何限情:何限,無限;情,情感。

翻譯

鐵絲編織的懸梯橋,行走其上令人心驚膽戰,孤立無援地高懸在縹緲的雲霧之中,彷彿與天空齊平。神蛇在霧中游動,山林中的溼熱空氣惡劣,孔雀在江邊飲水,水面上輕煙繚繞,景色清澈。蘭津橋向南渡過哀牢國,向西連接着蒲塞和諸葛營。回頭望向遙遠的中原,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思鄉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蘭津橋的險峻與壯美,以及詩人對中原的深深思念。詩中,「織鐵懸梯」與「獨立縹緲」形象地勾勒出了橋樑的驚險與高遠,而「騰蛇遊霧」與「孔雀飲江」則通過神話與自然的結合,展現了西南邊疆的神祕與美麗。結尾的「中原回首踰萬里,懷古思歸何限情」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無限眷戀與思念。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