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薛生季德

· 楊慎
棠花庭下見斑衣,年少清才世所稀。 三鳳舊聞鳴菶菶,季騧今復景騑騑。 郗林丹桂開芉省,唐苑緗桃近瑣闈。 琢玉慚予非哲匠,泥金遲爾到漁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斑衣:指色彩斑斕的衣服,常用來形容兒童或少年。
  • 三鳳:指三位傑出的人才。
  • 菶菶(běng běng):形容植物茂盛的樣子。
  • 季騧:指季子,古代對年少有才的男子的美稱。
  • 騑騑(fēi fēi):形容馬行走的樣子,比喻人才華橫溢,行動迅速。
  • 郗林:指郗鋻,東晉時期的文學家,這裡借指文學之地。
  • 芉省(gǎn shěng):指文學或學術的殿堂。
  • 緗桃:指淺黃色的桃子,比喻文採斐然。
  • 瑣闈:指宮廷的門,比喻接近權力中心。
  • 琢玉:比喻精心培養人才。
  • 哲匠:指有智慧和才能的人。
  • 泥金:指用金泥書寫的文書,比喻重要的任命或榮譽。
  • 漁磯:指漁夫的石磯,比喻隱居或平凡的生活。

繙譯

在棠花盛開的庭院下,我見到了穿著斑斕衣裳的你,你年少而才華橫溢,世間罕見。

昔日聽聞三位傑出人才如鳳凰般鳴叫,如今你這位季子也如同駿馬般疾馳,才華橫溢。

在文學的殿堂裡,你如同郗鋻的丹桂一般綻放,在接近權力中心的宮廷,你的文採如同淺黃色的桃子般引人注目。

我慙愧自己竝非能工巧匠,無法雕琢出你這樣的美玉,衹期待你將來能帶著金泥文書,來到我這漁夫的石磯。

賞析

這首詩是楊慎贈給薛季德的,贊美了他的才華和前途。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如“三鳳”、“菶菶”、“騑騑”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薛季德的才華和風採。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薛季德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獲得更高的榮譽和成就。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