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井贈寶劍

· 楊慎
金裝寶劍倚崆峒,持贈慚非陸賈功。 老境慢勞身出塞,少年空有志平戎。 沖霄紫氣璣衡北,照夜清光奎壁東。 虎豹潛藏魑魅避,歸來不嘆路途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崆峒(kōng tóng):古代山名,位於今甘肅省平涼市,此處泛指高山。
  • 陸賈:漢初著名辯士,曾助劉邦平定天下。
  • 璣衡:古代天文儀器,用以觀測星象。
  • 奎壁:星宿名,古代認爲奎壁主文章。
  • 魑魅(chī mèi):傳說中的山林妖怪。

翻譯

金裝寶劍高懸在崆峒山,手持此劍,我慚愧沒有陸賈那樣的功績。 年老之時,我勉強出塞,徒勞無功;年輕時,雖有志向平定邊疆,卻空有其志。 紫氣沖天,指向北方的璣衡;清光映夜,照亮東方的奎壁。 虎豹潛藏,魑魅避讓,歸來時,不再感嘆路途的困頓。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對未來的希望。詩中,「金裝寶劍倚崆峒」一句,既展現了寶劍的珍貴,也暗示了詩人的壯志。然而,「持贈慚非陸賈功」則流露出詩人對自己功業未就的遺憾。後文通過對「老境」與「少年」的對比,以及對「沖霄紫氣」和「照夜清光」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未來的美好期待。最後兩句「虎豹潛藏魑魅避,歸來不嘆路途窮」,則表達了詩人對困境的超越和對歸途的樂觀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