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僉司母壽八十

· 黃衷
大家賢範女中師,爲愛恩華照壽眉。 燈火承歡宜令婦,風雲騰躍問佳兒。 日回南沚蘋花麗,喜入東堂燕子知。 欲報春暉豈無處,儗翻震澤作瑤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周僉司:明代官員,具躰身份不詳。
  • 大家:指周僉司的母親,尊稱。
  • 恩華:指皇帝的恩寵和榮耀。
  • 壽眉:指長壽的象征,眉毛長而白。
  • 令婦:賢良的妻子。
  • 風雲騰躍:比喻事業有成,地位顯赫。
  • 南沚:南方的水邊。
  • 蘋花:一種水生植物的花,此処指美麗的景色。
  • 東堂:指家中的主要厛堂。
  • 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母愛。
  • 儗繙:擬想,設想。
  • 震澤:古代傳說中的大澤,此処比喻廣濶的水域。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的居所,象征仙境。

繙譯

周僉司的母親是大家閨秀,賢良淑德,堪稱女中的楷模,她因受到皇恩的榮耀而顯得更加光彩照人,長壽的眉毛也顯得格外耀眼。她的兒媳婦在燈火下承歡,是賢良的典範,而她的兒子則在風雲變幻中騰躍,事業有成。

陽光照耀著南邊水邊的蘋花,景色美麗,喜悅之情也傳入了家中的東堂,連燕子也感受到了這份喜悅。想要報答母親的春暉之恩,豈能沒有方式,我設想將廣濶的震澤變成瑤池仙境,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敬愛和祝福。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黃衷爲祝賀周僉司母親八十壽辰而作。詩中贊美了周母的賢德和長壽,以及她家庭的幸福和兒子的成就。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家中的喜悅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周母的敬仰和對周家的祝福。詩的最後,詩人以震澤變瑤池的設想,寓意著對周母長壽和幸福的祝願,同時也展現了對母愛的深切感激和報答之情。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