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坦至京見懷次韻奉答

· 黃衷
古梅清瘦作花遲,背立閒堂詠竹枝。 絕域關河黃耳隔,舊園風露白鷳知。 幾從妙月追談韻,敢向橫參儗見期。 愛士不妨如考牧,滿郊雲錦畫中詩。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坦: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黃衷:明代詩人,此處爲作者名。
  • 清瘦:形容梅樹枝幹細長,不豐腴。
  • 閒堂:安靜的廳堂。
  • 竹枝:指竹枝詞,一種流行於民間的歌謠形式。
  • 絕域:極遠的地方。
  • 關河:關隘和河流,泛指邊疆。
  • 黃耳:指黃狗,古代傳說中能傳遞信息的狗。
  • 白鷳:一種鳥,這裏可能指白色的鳥,象徵着純潔或遠方的消息。
  • 妙月:美好的月份,可能指某個特定的月份或美好的時光。
  • 橫參:橫斜的參星,參星斜掛天空,常用來形容夜深。
  • 儗見期:期待相見的時間。
  • 考牧:考察牧民,這裏可能指考察或關心民衆。
  • 雲錦:形容雲彩如錦繡,美麗絢爛。

翻譯

古老的梅樹顯得清瘦,花開得也晚,我站在安靜的廳堂中吟詠着竹枝詞。 極遠的邊疆關河阻隔了黃狗傳遞消息,而舊日園中的風露只有白鷳知曉。 我多次在美好的月份裏追憶談論的韻味,怎敢向橫斜的參星期待相見的日期。 愛士不妨像考察牧民那樣,滿眼是如畫中詩般的雲錦般的美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梅、閒堂、竹枝詞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懷舊的氛圍。詩中「絕域關河」與「舊園風露」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和舊時光的思念。末句以「雲錦」比喻美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