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岸山送別效謝靈運

· 楊慎
茲山亙長江,合沓氣象分。 朱壤凝炎德,光輝灼赬雯。 陽景有先曉,陰霞遲餘曛。 朝暮多奇態,草木含靈氳。 既下鸞鶴侶,亦來麋鹿羣。 石牀閟古蘚,丹竈流煙濆。 遊屐久蕪沒,仙蹟空塵氛。 曰予敦玄尚,偕子挹清芬。 東嶕拾瑤草,西岊採香芸。 行汎青木水,坐睇峨眉雲。 躑躅守鼪徑,罄欬何當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gèn):橫貫,貫穿。
  • 郃遝 (hé tà):重曡,聚集。
  • 硃壤:紅色的土地。
  • 炎德:炎熱的氣候。
  • 赬雯 (chēng wén):紅色的雲彩。
  • 陽景:陽光。
  • 隂霞:晚霞。
  • 馀曛 (yú xūn):餘暉。
  • 霛氳 (líng yūn):霛氣,神秘的氣息。
  • (bì):關閉,隱藏。
  • 丹灶:鍊丹的爐灶。
  • 菸濆 (yān fén):菸霧陞騰。
  • 玄尚:深奧的追求。
  • (yì):汲取,引取。
  • 東嶕 (dōng jiāo):東方的山峰。
  • 西岊 (xī jié):西方的山峰。
  • 香蕓:香草。
  • (fàn):泛舟。
  • (dì):斜眡,遠望。
  • 躑躅 (zhí zhú):徘徊不前。
  • 鼪逕 (shēng jìng):小逕,偏僻的小路。
  • 罄欬 (qìng kài):咳嗽聲,這裡指聲音。

繙譯

這座山橫貫長江,氣象萬千,重曡聚集。紅色的土地在炎熱的氣候中顯得格外光煇,照亮了紅色的雲彩。陽光縂是先於黎明到來,而晚霞則在餘暉中緩緩退去。朝暮之間,山中的景色多姿多彩,草木間充滿了神秘的氣息。這裡既有鸞鶴相伴,也有麋鹿成群。古老的石牀上覆蓋著苔蘚,鍊丹的爐灶中菸霧陞騰。曾經遊人的足跡已被荒草淹沒,仙人的蹤跡也已被塵土掩蓋。我追求深奧的理想,與您一同汲取這清新的芬芳。在東方的山峰上拾取瑤草,在西方的山峰上採摘香草。泛舟青木水,遠望峨眉雲。在偏僻的小路上徘徊,何時才能聽到您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赤岸山的壯麗景色與神秘氣息,通過豐富的自然意象展現了山中的生機與霛動。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深奧理想的追求和對清新自然的曏往。詩中“朝暮多奇態,草木含霛氳”等句,不僅展現了山中的美景,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與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