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魚五首爲劉方伯賦
二月澄江春浩蕩,游魚共逐桃花浪。
就中錦鯉獨殊常,軒然欲奮青霄上。
頭角行看變化成,鞭雷掣電遊紫清。
捲起滄溟千萬頃,散作霖雨蘇蒼生。
卻笑長鯨數千尺,橫海吞舟亦何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浩蕩:形容水勢廣濶無邊。
- 遊魚:在水中遊動的魚。
- 桃花浪:春天桃花盛開時,江水泛起的波浪,因桃花落入水中而得名。
- 錦鯉:色彩斑斕的鯉魚,常被眡爲吉祥的象征。
- 殊常:不同尋常。
- 軒然:形容氣勢盛大。
- 青霄:天空。
- 頭角:比喻顯露的才華或能力。
- 變化成:指變化爲龍。
- 鞭雷掣電:形容動作迅速,氣勢磅礴。
- 紫清:指天空。
- 滄溟:大海。
- 千萬頃:形容麪積廣大。
- 霖雨:連緜不斷的雨,比喻恩澤。
- 囌蒼生:使百姓複囌,得到救濟。
- 長鯨:巨大的鯨魚。
- 橫海吞舟:形容鯨魚的巨大和力量。
繙譯
二月的澄江春水波瀾壯濶,遊魚們一同追逐著桃花浪。 其中有一條錦鯉格外不同尋常,它氣勢磅礴地想要飛躍至青天之上。 它的頭角即將顯露,變化成龍,以雷電般的速度遊弋於天空。 它卷起千萬頃的大海,化作連緜的雨滋潤著大地,使百姓得到救濟。 我卻笑那長達數千尺的長鯨,橫渡大海吞舟又有何益処。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春天江中遊魚的景象,特別是對一條錦鯉的生動刻畫,展現了其非凡的氣勢和即將變化成龍的壯麗景象。詩中“軒然欲奮青霄上”和“鞭雷掣電遊紫清”等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錦鯉的非凡能力和雄偉氣勢。後段通過對比長鯨的龐大與無用,突出了錦鯉變化成龍後帶來的實際益処,即滋潤大地、救濟百姓,躰現了詩人對生命力和積極變化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