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韶州貳守方源學先生

淵源家學紹難兄,璧水翱翔羨老成。 共說王祥能佐郡,還誇疏受早辭榮。 龍蛇倏爾驚新夢,鬆菊翛然負舊盟。 贏得五花鸞誥在,龍光千古賁丘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繼承。
  • 璧水:指太學,古代太學周圍有水環繞,形如璧玉,故稱。
  • 翺翔:比喻自由自在地學習或活動。
  • 老成:指經騐豐富,穩重成熟。
  • 王祥:東漢末年名臣,以清廉著稱。
  • 疏受:指疏遠世俗的榮華富貴。
  • 龍蛇:比喻隱逸或不尋常的事物。
  • 倏爾:突然。
  • 松菊:松樹和菊花,常用來比喻高潔或長壽。
  • 翛然:形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舊盟:舊時的誓言或約定。
  • 五花鸞誥:指皇帝的詔書,用以封贈。
  • 龍光:指皇帝的恩寵或榮耀。
  • 賁丘塋:指墳墓,這裡指方源學的墓地。

繙譯

家學淵源深厚,繼承了兄長的學問,在太學中自由學習,令人羨慕其成熟穩重。大家都說方源學像王祥一樣能輔佐地方,又像疏受一樣早早地遠離了世俗的榮華。突然間,他的去世像龍蛇一樣令人震驚,但他依然保持著松菊般的高潔,沒有違背舊時的誓言。他畱下了皇帝的封贈詔書,這份榮耀將永遠照耀著他的墓地。

賞析

這首詩是對韶州貳守方源學先生的挽歌,贊美了他的家學淵源、學問成就以及他的清廉和遠離世俗的品質。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王祥、疏受、龍蛇、松菊等,來形象地描繪方源學的形象和品格。最後,詩人提到方源學畱下的皇帝封贈詔書,強調了他的榮耀和地位,表達了對他的深切懷唸和崇高敬意。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