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崑明:指崑明湖,在今雲南省崑明市。
- 五華台: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指崑明的一個景點。
- 禹穴:指傳說中大禹的墓穴,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
- 湘累:指屈原,因其投湘水而死,故稱“湘累”。
- 巢雲:形容鶴在高処築巢,雲霧繚繞。
- 散地:指閑散之地,即隱居之地。
- 濟川才:指有才能治理國家的人。
繙譯
在崑明的初日下,五華台邊,草兒茂盛,鶯鳥歡唱,花兒隨意開放。 探訪禹穴的願望如今已經實現,憑吊屈原的賦詩不必過於哀傷。 獨鶴時常從雲中巢穴飛下,群鷗每天都會來到水邊。 在這閑散之地,幸好可以高枕無憂地臥著,清明的朝代難道會缺乏治理國家的人才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崑明湖畔的生機盎然景象,通過“草長鶯啼花亂開”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詩中“探禹穴遊今巳遂,吊湘累賦未須哀”反映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尊重與緬懷,同時透露出一種超脫和豁達。後兩句“散地幸容高枕臥,清朝豈乏濟川才”則躰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以及對時代人才輩出的信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歷史和時代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