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壤圖
陶唐天子調八風,鳳儀獸舞明廷中。誰知鼓腹行歌者,復有山中擊壤翁。
短袖單衣露兩肘,野狀村容不自醜。掀髯笑傲肩相隨,共道帝力我何有。
柳谷餞日暘谷賓,老翁那記昏與晨。一作一息有出入,時耕時鑿無冬春。
蓂莢開殘又朱草,生來未識平陽道。海隅赤日燒九州,寰中息壤汨洪流。
已見天戈揮丹浦,更聞風伯殪青丘。老翁其間百不憂,直從紅顏到白頭。
君不見許由逃堯勞步履,巢父洗耳污清泚。華封老人費言辭,康衢小兒強解事。
姑射丰姿雖可珍,神仙彷佛信難真。君看擊壤千年後,多少行歌帶索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陶唐:傳說中的古代帝王,即堯帝。
- 八風:古代指八方之風,這裏比喻各種風俗和教化。
- 鳳儀獸舞:形容朝廷中禮儀莊重,百獸隨之起舞,象徵天下太平。
- 明廷:明亮的朝廷,指帝王的朝堂。
- 鼓腹行歌:形容人們生活安樂,自由自在地唱歌。
- 擊壤翁:指在田間勞作的老人。
- 短袖單衣:簡樸的衣着。
- 掀髯笑傲:形容老人豪放不羈的樣子。
- 帝力我何有:意指帝王的權力與我何干。
- 柳谷餞日:古代神話中太陽落山的地方。
- 暘谷賓:指太陽升起的地方。
- 蓂莢:傳說中的瑞草,每月初一開一莢,十五後日落一莢,故又名「歷莢」。
- 朱草:傳說中的瑞草,象徵吉祥。
- 平陽道:指通往都城的道路。
- 天戈:天子的兵器,象徵天子的權威。
- 丹浦:指戰場。
- 風伯:風神。
- 殪青丘:指風神在青丘之地被殺,青丘是古代傳說中的地名。
- 許由逃堯:傳說中的隱士許由不願接受堯的禪讓而逃走。
- 巢父洗耳:傳說中的隱士巢父因不願聽政事而洗耳。
- 華封老人:指傳說中的長壽老人。
- 康衢小兒:指在康莊大道上玩耍的小孩。
- 姑射丰姿:指傳說中的仙山姑射山,象徵仙境。
- 行歌帶索人:指邊走邊唱歌的人,索指繩索,可能指勞作時的工具。
翻譯
陶唐天子調和八方風俗,朝廷中鳳凰展翅百獸起舞,象徵着國家的和諧與繁榮。然而,在這和諧的景象之外,還有一位在山中勞作的老人,他鼓腹行歌,自在逍遙。這位老人穿着簡樸,露出雙肘,不以自己的野狀村容爲恥。他豪放不羈,笑傲風塵,與同伴肩並肩,共同說道:「帝王的權力與我何干?」他見證了太陽的升起與落下,卻不記得時間的流逝。他按照自然的節奏生活,耕作與鑿井,不分冬春。儘管蓂莢與朱草這些瑞草相繼出現,他卻從未踏足過通往都城的道路。海邊的烈日炙烤着九州大地,而他的生活卻平靜無波。他見證了天子的兵器在戰場上揮舞,也聽聞了風神在青丘之地被殺。在這位老人看來,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他只是從紅顏到白頭,無憂無慮地生活着。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朝廷的繁華與山野的寧靜,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權力的淡漠。詩中的擊壤翁象徵着一種超脫世俗、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與朝廷中的繁華形成鮮明對比。詩人通過對老人的描寫,傳達了一種不受外界干擾、自得其樂的生活哲學。同時,詩中也隱含了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批判,認爲真正的幸福不在於權力的擁有,而在於內心的平和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