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秉燭:手持蠟燭。
- 芳筵:美好的宴席。
- 鶯花:黃鶯和花朵,泛指春天的景象。
- 驚曙:被黎明的光線驚醒。
- 東風:春風。
- 弦管:絃樂器和管樂器,泛指音樂。
- 戰場人:指在戰場上的人。
- 冰花:結冰的花紋,形容寒冷。
- 䥫衣:鐵甲,古代戰士的鎧甲。
翻譯
手持蠟燭,夜晚顯得多麼漫長,我們珍惜這春暖花開時的美好宴席。黃鶯和花朵已被黎明的光線驚醒,春風中夾雜着絃樂和管樂的聲音。然而,我們還是想念那些在戰場上的人,他們的鐵甲上滿是冰花,寒冷刺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宴席的溫馨與戰場的嚴寒,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對戰爭中士兵的深切同情。詩中「秉燭夜何長」一句,既描繪了宴席的寧靜與溫馨,又暗含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後兩句則通過春風與弦管的和諧,與戰場上的冰花鐵衣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寶貴。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戰爭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