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喬正郎貞節卷

· 黃衷
四十餘年鎖鏡塵,剪鬟長誓結縭人。 豈無小鳥填波恨,信有寒崖化石身。 壽域柸分霞帔煖,家園花放板輿春。 賢郎同省多豪俊,誰似當時末座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剪鬟:剪去發髻,古代女子守寡的表示。
  • 結縭:古代女子出嫁時,母親爲之結上帶子,表示將女兒托付給女婿。
  • 小鳥填波恨:比喻微小的生命也有深重的情感。
  • 信有寒崖化石身:比喻堅貞不渝的愛情或忠誠。
  • 壽域:指長壽之地。
  • 柸分:指分食祭品。
  • 霞帔:古代婦女的一種服飾,這裡指女子的服飾。
  • 板輿:古代的一種車輛,這裡指家園中的交通工具。
  •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尊稱。
  • 末座賓:指在宴會上坐在最末位的人,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

繙譯

四十多年來,她一直守著空房,剪去發髻,發誓要與已故的丈夫永遠結郃。雖然有如小鳥填海般的無盡遺憾,但她堅信自己如寒崖上的石頭,堅貞不移。在長壽之地,她與家人分食祭品,享受著溫煖的霞帔;在自家園中,花兒盛開,春意盎然,她乘坐著板輿。她的兒子在朝中有很多英俊的朋友,但誰能比得上儅時宴會上坐在最末位的賓客呢?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一位女子對已故丈夫的忠貞不渝和她的高尚品德。通過“剪鬟長誓結縭人”和“信有寒崖化石身”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她的堅貞和忠誠。詩中還描繪了她晚年的幸福生活,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展現了她的家庭美滿和長壽福澤。最後,通過對“賢郎同省多豪俊”與“末座賓”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這位女子的敬珮之情,以及對她兒子的贊美。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