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駐節橋讀東阜劉遠夫公碑文愴然有感
溪尾水沄沄,峯頭正夕曛。含棲經駐節,灑淚讀遺文。
橋南花如浣花好,橋北油油生碧草。草色逐年新,花開又一春。
可憐東阜客,今作北邙塵。憶昨錦江離別處,江邊手摺垂楊樹。
千里還鄉不見君,斷腸鄰笛山陽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澐澐(yún yún):水流洶涌的樣子。
- 夕曛(xī xūn):夕陽的餘暉。
- 含棲:停留,居住。
- 駐節:古代官員出行時停留休息。
- 遺文:留下的文章或碑文。
- 浣花:指浣花溪,這裏比喻橋南的花朵美麗如浣花溪邊的花。
- 油油: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北邙:指北邙山,古代常用來指代墓地。
- 錦江:四川成都的一條河流,這裏指代成都。
- 垂楊:垂柳。
- 山陽賦:指《山陽賦》,是一首表達哀思的賦文。
翻譯
溪水在下游洶涌流淌,山峯上夕陽的餘暉正濃。我在這停留,讀着碑文,不禁淚流滿面。 橋南的花朵美麗如浣花溪邊的花,橋北則是茂盛的綠草。草色每年都在更新,花兒又迎來了一個春天。 可憐的東阜客人,如今已成了北邙山下的塵土。回憶起在錦江邊離別的場景,我在江邊折下了垂柳。 千里迢迢回到故鄉,卻再也見不到你,只能聽到斷腸的鄰笛聲,如同《山陽賦》中的哀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與抒發個人情感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深切懷念和無盡的哀思。詩中「橋南花如浣花好,橋北油油生碧草」以對比手法,既展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又暗含了時光流轉、人事已非的感慨。結尾處的「斷腸鄰笛山陽賦」更是將詩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使讀者能深切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悲痛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