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看花

· 虞堪
汪洋巨澤控三吳,不爲黃池入版圖。 大禹功成遺鼎在,夫差侈極故臺無。 淵靈尚護龍潛窟,國色才銷鹿臥蕪。 神物在川輝日月,生民終古樂涵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汪洋:廣闊無邊的樣子。
  • 巨澤:大湖。
  • 三吳:古地區名,泛指長江下游一帶。
  • 黃池:地名,春秋時吳國地。
  • 版圖:國家的領土。
  • 大禹:古代傳說中的治水英雄。
  • 功成:完成偉大的事業。
  • 遺鼎:留下的鼎,象徵權力和功績。
  • 夫差:春秋時期吳國的君主。
  • 侈極:奢侈至極。
  • 故臺:舊時的臺基。
  • 淵靈:深水中的神靈。
  • 龍潛窟:龍潛藏的洞穴,比喻隱祕而神聖的地方。
  • 國色:指美麗的景色或人物。
  • 鹿臥蕪:鹿在荒蕪之地休息,形容荒涼。
  • 神物:神聖的物品。
  • 在川:在河流中。
  • 輝日月:光輝照耀日月,形容非常明亮。
  • 生民:人民。
  • 涵煦:滋潤養育。

翻譯

廣闊的湖泊控制着三吳地區,不是因爲黃池才被納入版圖。大禹完成治水偉業後留下的鼎,夫差奢侈至極,舊時的臺基已不復存在。深水中的神靈仍然守護着龍潛藏的洞穴,美麗的景色雖被鹿在荒蕪之地休息所掩蓋。神聖的物品在河流中閃耀着日月的光輝,人民自古以來就享受着這樣的滋潤養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三吳地區自然景觀的描繪,以及對歷史人物大禹和夫差的對比,展現了歷史的變遷和自然的恆久。詩中「汪洋巨澤控三吳」一句,既描繪了地理的廣闊,也隱喻了歷史的深遠。後文通過對大禹和夫差的不同命運的描述,表達了對功成身退和奢侈無度的不同態度。最後,以「神物在川輝日月,生民終古樂涵煦」作結,強調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存,以及對人民生活的美好祝願。

虞堪

元末明初蘇州府長洲人,字克用,一字勝伯。元末隱居不仕。家藏書甚富,手自編輯。好詩,工山水。洪武中爲雲南府學教授,卒官。有《希澹園詩集》。 ► 322篇诗文

虞堪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