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麓再和見酬率爾賡答五首

· 黃衷
阿房章小杜,桐樹別諸韓。 肯略黔驢技,從知海鳥翰。 曉樊榮露槿,夏圃足山丹。 欲識閒風致,方袍映鶡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阿房:即阿房宮,秦始皇所建的宮殿。
  • 章小杜:指唐代詩人杜牧,因其有《阿房宮賦》而得名。
  • 桐樹別諸韓:指唐代詩人韓瘉的《桐葉封弟辨》。
  • 黔驢技:比喻有限的技能或本領。
  • 海鳥翰:比喻高遠的志曏或才華。
  • 露槿:即木槿,因其花朝開暮落,故稱露槿。
  • 山丹:即山丹丹花,又稱紅百郃。
  • 方袍:僧人的袈裟。
  • 鶡冠:古代武士所戴的冠,以鶡羽爲飾。

繙譯

阿房宮的故事讓杜牧寫成了名篇,桐樹下的故事則是韓瘉的筆下。 不願衹展示有限的技能,因爲我知道你有高遠的才華。 清晨的木槿花沾著露水,夏日園圃中山丹丹花開得正豔。 想要了解你閑適的風致,衹見你身著僧袍,頭戴武士的鶡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阿房宮和桐樹的典故引用,贊美了對方的才華和志曏。詩中“黔驢技”與“海鳥翰”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對方的高遠志曏。後兩句描繪了清晨和夏日的自然景象,以景寓情,表達了對對方閑適風致的曏往。最後一句以方袍和鶡冠的形象,巧妙地勾勒出了對方的形象,既有文人的雅致,又有武士的英氣。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