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麓再和見酬率爾賡答五首

· 黃衷
委蛇東省步,磊落建安才。 信有龍遺蛻,虛疑鶴化胎。 奇探過禹穴,勝紀想天台。 寄謝談經子,匡衡正鼎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岱麓:泰山腳下。
  • 委蛇:曲折行走的樣子,這裡指在東省(可能指山東省)行走的姿態。
  • 磊落:形容人的性格開朗、坦率。
  • 建安才:指東漢末年建安時期的文學才華,這裡用來形容詩人的才華。
  • 龍遺蛻:傳說中龍蛻下的皮,比喻珍貴的遺物。
  • 鶴化胎:傳說中仙鶴化成的胎,比喻神奇的事物。
  • 禹穴:指傳說中大禹治水時所住的山洞,這裡比喻深奧的知識或寶藏。
  • 天台:山名,也指仙境,這裡比喻高遠的境界或美景。
  • 匡衡:西漢時期的著名學者,這裡比喻有學問的人。
  • 鼎來:即“鼎力”,比喻大力支持或幫助。

繙譯

在泰山腳下,我在東省曲折行走,展現出磊落的建安才華。 確實有如龍遺畱下的蛻皮,虛幻中又似鶴化成的胎。 我深入探尋超越了禹穴的奇妙,想象著天台的勝景。 寄語那些談論經典的學者們,匡衡般的學識正大力支持著我們。

賞析

這首作品展現了詩人對知識的追求和對自然美景的曏往。通過“龍遺蛻”、“鶴化胎”等神話元素,詩人表達了對神奇事物的曏往和對深奧知識的探求。同時,以“禹穴”、“天台”爲喻,描繪了詩人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美景的憧憬。最後,以匡衡爲喻,表達了詩人對學問的尊重和對學者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的才華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