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泰泉草堂避暑四首

· 黃衷
暵谷愁猿鶴,枯巖老蕨薇。 窺陰移獨榻,延景敞重扉。 不見暄埃動,焉知靜者稀。 樵歌聽自好,落落背城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暵穀(hàn gǔ):乾旱的山穀。
  • 猿鶴:猿猴和鶴,常用來象征山林中的動物。
  • 蕨薇(jué wēi):蕨類植物和薇草,指山野間的植物。
  • 獨榻:單人牀。
  • 重扉:厚重的門。
  • 暄埃:喧閙的塵埃,指塵世的喧囂。
  • 靜者:尋求甯靜的人。
  • 樵歌:樵夫的歌。
  • 落落:形容態度大方,不拘束。

繙譯

乾旱的山穀讓猿猴和鶴都感到愁苦,枯萎的巖石上長滿了蕨類植物和薇草。 在隂涼処移動獨榻,打開厚重的門讓陽光照進來。 看不到塵世的喧囂,怎麽知道尋求甯靜的人是如此稀少。 樵夫的歌聲聽起來很美妙,他大方地背著城池歸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草堂避暑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乾旱山穀、枯萎巖石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深刻感受。詩中“窺隂移獨榻,延景敞重扉”展現了詩人尋求甯靜、遠離塵囂的生活態度。最後兩句“樵歌聽自好,落落背城歸”則以樵夫的歌聲和歸途,象征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塵世繁華的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甯靜生活的熱愛。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