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萬竿煙雨圖爲江士韓賦

我醉飛夢湘江曲,開蓬坐愛湘水綠。 兩岸蒼蒼風景殊,篔簹萬個森如玉。 寒雲拖雨出遙岑,輕煙一抹橫前林。 斷影微茫鸞鳳舞,清聲淅瀝虯龍吟。 遠隔層雲看漸晦,近拂浮嵐望還翠。 枝南枝北飛鳥迷,葉上葉下珠璣碎。 須臾雨歇起清風,寒煙吹破猶冥濛。 妃淚斑斑濃淡裏,孫枝簇簇有無中。 江君自是高崗鳳,共結寒盟恣吟弄。 命工寫入圖畫間,我見猶疑醉時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筼簹(yún dāng):一種生長在水邊的竹子。
  • 虯龍(qiú lóng):傳說中的龍,這裡比喻竹子的形態。
  • 珠璣(zhū jī):珍珠和寶石,比喻竹葉上的雨珠。
  • 冥矇:模糊不清的樣子。
  • 妃淚:指竹葉上的露珠或雨珠,比喻爲妃子的眼淚。
  • 孫枝:竹子的嫩枝。

繙譯

我醉後夢遊湘江之畔,開船時喜愛湘水的碧綠。兩岸景色蒼茫而獨特,水邊生長著成片的筼簹竹,它們茂密如玉。寒雲攜帶著雨從遠山飄出,輕菸一抹橫在前方的林間。竹影在微茫中倣彿鸞鳳在舞動,清脆的聲音如同虯龍在吟唱。遠処透過層層雲霧看去漸漸昏暗,近処拂過浮動的山嵐望去又恢複翠綠。竹枝南北飛鳥迷失了方曏,竹葉上的雨珠如同碎裂的珠璣。

不久雨停了,清風吹起,寒菸被吹破,景象依舊模糊不清。竹葉上的雨珠濃淡不一,如同妃子的淚水,竹子的嫩枝在有無之間簇擁著。江君自比爲高崗上的鳳凰,與寒竹結下盟約,盡情吟詠。他命畫工將這景象繪入畫中,我看到這畫時,還以爲是醉夢中的幻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湘江畔的竹林在雨後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竹林的靜謐與生機。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手法,如將竹影比作鸞鳳舞動,竹聲比作虯龍吟唱,雨珠比作妃子的淚水,形象生動,富有想象力。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曏往,同時也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