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尹氏遺蹤:指尹吉甫的遺蹟,尹吉甫是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 百尺臺:形容高臺,這裏可能指尹吉甫的墓地或紀念建築。
- 子歸來:指尹吉甫的後代或追隨者歸來。
- 文武爲邦憲:指以文治和武功來維護國家的法律和秩序。
- 泥嬋娟:指沉迷於美色。
- 養禍胎:比喻埋下禍根。
- 鳴牝:指母雞,這裏比喻女性。
- 掇蜂:指摘取蜂巢,比喻招惹是非。
- 終古恨:永遠的遺憾。
- 衣苔帶藻:形容墓地荒涼,長滿苔蘚和藻類。
- 至今哀:至今仍令人哀傷。
- 悠悠往事:遙遠的歷史往事。
- 嗟何及:感嘆已經無法挽回。
- 浩浩東波:形容波濤浩渺,比喻時間的流逝。
- 去不回:一去不復返。
翻譯
尹吉甫的遺蹟高聳百尺臺,呼喚卻不見他的後代歸來。 可憐他們以文治武功維護國家,卻沉迷於美色埋下禍根。 母雞鳴叫、摘取蜂巢,終是千古遺憾, 墓地荒涼,長滿苔蘚和藻類,至今令人哀傷。 遙遠的往事令人嘆息,已經無法挽回, 浩渺的東波一去不復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尹吉甫遺蹟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感慨和對國家興衰的憂慮。詩中「百尺臺」與「不見子歸來」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歷史的滄桑和人事的變遷。後句通過對「文武爲邦憲」與「泥嬋娟養禍胎」的對比,批判了沉迷美色、忽視國家大義的行爲。結尾的「悠悠往事」和「浩浩東波」則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