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迢遰(tiáo dì):遙遠的樣子。
- 城西百尺樓:指城西的高樓。
- 銷暑:消除暑熱。
- 雲物:雲的形狀和顏色。
- 吉甫:指周朝的賢臣尹吉甫,這裏借指高雅的人。
- 玉麈(zhǔ):用玉裝飾的拂塵,古代文人雅士常用之物。
- 涪翁:指宋代書法家黃庭堅,號涪翁。
- 銀鉤:比喻書法筆畫剛勁有力。
- 餘甘渡口:渡口名,具體位置不詳。
- 靄乃:漁歌的聲音。
- 棹謳(zhào ōu):船歌,船伕的歌聲。
翻譯
在遙遠的城西,有一座高達百尺的樓閣,我登上這裏,既是爲了消暑,也是爲了消除憂愁。眼前的江山景色遼闊平遠,難以用畫筆描繪;雲彩的形狀和顏色在高空中,讓人輕易感受到秋天的涼意。高雅的人帶來的清風如同玉麈一般,黃庭堅的書法筆力剛勁,如同換上了銀鉤。在餘甘渡口,斜陽之外,漁歌的聲音與船伕的歌聲交織在一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病中登樓遠眺的景象,通過「迢遰城西百尺樓」的開闊視野,展現了江山的遼闊與雲物的高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清涼秋意的嚮往。詩中「吉甫清風來玉麈,涪翁妙墨換銀鉤」巧妙地運用典故,增添了文化底蘊。結尾的「餘甘渡口斜陽外,靄乃漁歌雜棹謳」則以動聽的漁歌和船歌,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意境,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詩人的心境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