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秋懷

· 楊慎
湘累憔悴滯江潭,禪伯逍遙老梵龕。 松下圍棋閒屨二,花前度曲引杯三。 不愁痼疾嬰雙豎,爲喜良醫得二楠。 採藥名山吾願畢,白頭久矣謝朝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湘累:指屈原。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停留。
  • 江潭:江邊。
  • 禪伯:對僧人的尊稱。
  • 梵龕:供奉佛像的小閣子。
  • :古代的一種鞋。
  • 度曲:作曲。
  • 痼疾:久治不愈的病。
  • :遭受。
  • 雙豎:指兩個豎子,比喻病魔。
  • 二楠:指兩位名醫。
  • 採藥:採集草藥。
  • 名山:指有名的大山。
  • 謝朝簪:辭去官職。

翻譯

屈原憔悴地停留在江邊,禪師在佛像前悠閒地老去。 在松樹下悠閒地下棋,穿着古代的鞋子,在花前作曲並舉杯暢飲。 不擔心久治不愈的病魔纏身,因爲喜得兩位良醫。 我願在名山中採集草藥,直到白髮蒼蒼,早已辭去了官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病中的心境和對生活的嚮往。通過屈原和禪伯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渴望。詩中「松下圍棋」和「花前度曲」展現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嚮往,而「不愁痼疾嬰雙豎,爲喜良醫得二楠」則體現了詩人對病癒的樂觀態度。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隱居山林、採集草藥的願望,以及對辭官歸隱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健康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