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合溪贈梅軒入廣

· 黃衷
江上清風鐵笛來,舊遊聞弔古龍堆。 不妨桂楫隨潮放,定擬蓮樽爲月開。 邃致慣聽談物外,孤標真合況花魁。 羅浮若到飛雲頂,卻看南溟似泛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鐵笛:鐵製的笛子,常用來形容聲音響亮。
  • 舊遊:舊日的遊歷或遊歷的舊地。
  • 龍堆: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古代遺址或地標。
  • 桂楫:用桂木製成的船槳,這裏指船。
  • 蓮樽:蓮花形狀的酒杯。
  • 邃致:深遠精緻,這裏指深奧的道理或高深的思想。
  • 孤標:獨特的標誌或特徵。
  • 花魁:指梅花,因其冬季開放,被譽爲花中之魁。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 飛雲頂:羅浮山的最高峯。
  • 南溟:指南海。
  • 泛杯:比喻水面平靜,如同可以放置酒杯而不傾覆。

翻譯

江上清風吹來,伴隨着鐵笛的響聲,我聽聞舊遊之地有人來此憑弔古龍堆。 不妨隨着潮水放舟而行,定要爲月光而開啓蓮花酒杯。 我習慣於聆聽那些關於物外的深奧談論,孤高的標誌真應該與花中之魁梅花相提並論。 若到了羅浮山的飛雲頂,向下看南海,它就像是可以泛舟的平靜酒杯。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江上清風、鐵笛聲、舊遊之地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懷舊與超脫的氛圍。詩中「桂楫隨潮放」和「蓮樽爲月開」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後兩句以羅浮山和南海爲背景,展現了詩人對高遠境界的追求和對廣闊天地的想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

黃衷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