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位卑:地位低下。
- 諫:勸告,規勸。
- 勿直:不要直接。
- 君心疑:君主或上級的疑心。
- 交淺:交情淺。
- 言勿深:說話不要深入。
- 友誼虧:友誼受損。
- 諤諤(è è):直言不諱的樣子。
- 衆所惡:被衆人所厭惡。
- 違逆:違背,不順從。
- 吐檗(bò):吐出苦的東西,比喻說出不愉快的話。
- 含飴:含着甜的東西,比喻保持沉默或說好聽的話。
- 千仞崗:極高的山崗。
- 振我身上衣:整理衣服,比喻自我整頓。
- 自潔:自我清潔,比喻保持清白。
- 毋論:不要評論。
翻譯
地位低下時,勸告不要過於直接,直接的勸告會讓君主心生疑慮。交情淺薄時,說話不要過於深入,深入的話語會使友誼受損。直言不諱是衆人所厭惡的,更何況是違揹他人的意願。這難道不利於行動嗎?說出苦澀的話,不如保持沉默或說些好聽的話。早晨登上極高的山崗,整理我的衣裳。大丈夫貴在自我清潔,不必評論他人的是非。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於人際交往和言行的深刻見解。詩中,楊基通過對比「位卑諫勿直」與「交淺言勿深」的道理,揭示了在不同社會地位和人際關係中,言行的適宜與不適宜。他強調了直言不諱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並提倡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保持自我清潔,不輕易評論他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於處世哲學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