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四詠珊瑚

· 楊基
暖風晴日融春晝,閒看花陰雞吐綬。 綺縠都將彩羽妝,紅絲不待金針繡。 疊疊胭脂縷縷金,龍紋盤錯鳳紋深。 憑誰剪作鴛鴦帶,雅稱佳人翡翠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hòu):這裏指雞的肉垂,即雞冠下方的肉質突起。
  • 綺縠 (qǐ hú):指輕薄透明的絲織品。
  • 胭脂 (yān zhī):一種紅色的顏料,常用於化妝或繪畫。
  • 龍紋 (lóng wén):指龍的圖案。
  • 鳳紋 (fèng wén):指鳳凰的圖案。
  • 翡翠衿 (fěi cuì jīn):翡翠色的衣領,這裏指華美的衣飾。

翻譯

春日的白晝溫暖而晴朗,我悠閒地觀賞着花蔭下的雞兒展示其華麗的肉垂。 輕薄的絲織品被彩色的羽毛裝飾,無需金針繡制,自然美麗。 層層疊疊的胭脂色與縷縷金色交織,龍紋與鳳紋錯綜複雜,深邃而精緻。 真希望有人能將這美麗的圖案剪裁成鴛鴦帶,以適合佳人那翡翠色的衣領。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日爲背景,通過對雞兒展示的華麗肉垂的細膩描繪,展現了春日的生機與美麗。詩中「綺縠都將彩羽妝,紅絲不待金針繡」一句,巧妙地運用了比喻和誇張手法,將雞的肉垂比作精心裝飾的絲織品,無需人工繡制,自然天成。後兩句則通過龍鳳紋樣的描繪,進一步增強了這種華美的視覺效果,並寄託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嚮往。

楊基

楊基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吳中,因而定居。少聰穎,九歲能背誦六經。善詩文,兼工書畫。元末隱吳之赤山,張士誠闢爲丞相府記室,未幾即辭去。入明,被遷往臨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歸。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誣奪官,罰服苦役,卒於役所。與高啓、張羽、徐賁稱吳中四傑。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