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 感通寺贈承道玄、楊伯清
環海煙霞,冠山樓閣,天涯萬里憑闌。瑤臺高處,攜手躡飛鸞。病起帶圍寬盡,朱顏改、青鏡羞看。風情減,停歌罷笑,愁對酒杯寬。
清歡。聽牛背,一聲牧笛,雲散漫漫。問玄谷冰壺,禪伯仙官。庭下丁香樹子,花開後、又見花殘。從吾好,玉毫光裏,一粒現金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躡 (niè):踩,踏。
- 飛鸞:傳說中的神鳥,比喻仙人或美好的事物。
- 病起帶圍寬盡:形容因病而身體消瘦,腰帶都顯得寬鬆了。
- 青鏡:古代的鏡子,這裏指照鏡子。
- 風情:這裏指風采、神態。
- 牧笛:牧童吹奏的笛子。
- 玄谷:深奧的山谷,比喻深奧的道理或境界。
- 冰壺:比喻清冷高潔的境界。
- 禪伯:指禪師,修禪的高僧。
- 仙官:道教中指神仙。
- 丁香樹子:丁香花的花蕾。
- 玉毫光:佛光,比喻佛法的光輝。
- 金丹:道教中指煉成的仙丹,比喻高深的道理或境界。
翻譯
四周環繞着海上的煙霞,山頂上樓閣聳立,我站在天邊萬里之外的欄杆旁。在瑤臺的高處,我攜手與飛鸞一同飛翔。病癒後,腰帶都顯得寬鬆了,朱顏已改,照鏡子時都感到羞愧。風采已減,停止了歌唱和歡笑,憂愁地對着酒杯,感到寬慰。
清新的歡樂。聽着牛背上牧童的笛聲,雲彩散漫無邊。詢問深奧的山谷和冰壺般的境界,禪師和仙官。庭院下的丁香花蕾,花開後又見花落。我追求的是,在佛光中,一粒金丹顯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感通寺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展現了作者對高遠境界的嚮往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環海煙霞」、「冠山樓閣」等意象宏大,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讚歎;而「病起帶圍寬盡」、「青鏡羞看」則透露出作者對年華老去的無奈。後文通過「牧笛」、「玄谷冰壺」等意象,引入了對禪理和仙境的探討,最終歸結於「金丹」的追求,體現了作者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