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堂花:指代在翰林院任職時的榮耀和美好。「堂」讀音爲「táng」
- 漫誇:隨意地誇讚。「誇」同「誇」,讀音爲「kuā」
- 人事:指人的各種活動和事情。
- 賒:遙遠。讀音爲「shē」
翻譯
當年誰曾見到那翰林院的榮耀之花,隨手題詩也只是隨意地誇讚一番。 如今兩家的事情大致已確定下來,共同領略這美好(如紅香所代表的)也不算遙遠。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含蓄。前兩句回憶過去,在翰林院時題詩的情景,帶有一種對過去的回憶和感慨。後兩句則轉向現實,提到兩家的事情已大致確定,給人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同時「共領紅香亦未賒」又表達了對未來美好事物的期待。整首詩既有對過去的回顧,又有對現實的描述和對未來的期許,情感層次較爲豐富。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春日與客談舊事有不能忘者紀以小詩 》 —— [ 明 ] 顧清
- 《 題莆田郭氏世美卷 》 —— [ 明 ] 顧清
- 《 李徵伯輓詩其一 》 —— [ 明 ] 顧清
- 《 元夕壺陰石潭會西軒用前韻 》 —— [ 明 ] 顧清
- 《 楓橋與文瑞天民別兼簡鄉里諸公 》 —— [ 明 ] 顧清
- 《 花見羞後唐明宗淑妃王氏也予讀五代史感其瀕死為子乞命數語故為賦之 》 —— [ 明 ] 顧清
- 《 五月八日書事 》 —— [ 明 ] 顧清
- 《 十四日雪後朝回史館作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