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隱詩

薄暮瞻庭除,庭槐微風發。 披衣試素琴,搴帷見明月。 皤皤漆園吏,拮据亂世哲。 世途險以難,中道易故轍。 貧賤夙所安,榮華焉所設。 幽谷有崇蘭,懷芳度嚴節。 貯以文草筐,佩以夜央纈。 如何妙佳人,曠今音塵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庭除:庭院。
  • 搴(qiān)帷:掀起帷幕。
  • 皤(pó)皤:頭發斑白的樣子。
  • 漆園吏:指莊子,曾爲漆園吏。
  • 拮據(jié jū):原指操作勞苦,這裡指莊子在亂世中処境艱難。

繙譯

傍晚時分我覜望庭院,庭院中的槐樹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擺動。 披上衣服試著彈奏素琴,掀起帷幕望見了明月。 頭發斑白的漆園吏莊子,在亂世中艱難地堅守著自己的哲思。 人生的路途充滿艱險和睏難,在中途往往容易改變原來的方曏。 我一直安心於貧賤的生活,又哪裡會去追求榮華富貴呢。 幽深的山穀中有高貴的蘭花,懷著芬芳度過嚴寒的時節。 將它用文草筐裝起來,用夜央纈珮戴著。 爲什麽那美妙的佳人,到如今卻音信全無呢。

賞析

這首詩以傍晚時分的庭院景象開篇,營造出一種甯靜的氛圍。詩人通過描寫自己彈素琴、望明月的情景,表達了內心的閑適與甯靜。詩中提到莊子,以其在亂世中的堅守,映襯自己對貧賤生活的安然態度,以及對榮華富貴的不屑。同時,以幽穀中的崇蘭自喻,表現自己的高潔品質和堅靭精神。最後,詩人對佳人的思唸和感慨,爲全詩增添了一份淡淡的憂傷。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語言古樸典雅,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釋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鐵機。番禺人。天然禪師族侄。原姓曾,名煒,字自昭。諸生。明桂王永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峯。十四年開戒,與石鑑禪師同日受具,命司記室,尋升按雲堂。隨杖居東官芥庵,益自淬勵。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九有傳。 ► 1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