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亭夜集

觀心原是妄,論舊莫生愁。 麋鹿菸霞晚,魚龍澤國鞦。 海月不可拾,銀河空自流。 夜涼猶露頂,趺坐竹林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觀心:觀察自己的內心。
  • :虛妄,不真實。
  • 論舊:談論過去的事情。
  • 麋鹿:一種哺乳動物,這裡可能泛指野生動物。(麋:mí)
  • 菸霞:泛指山水、山林。
  • 魚龍:泛指水族。
  • 澤國:多水的地區;水鄕。
  • 趺坐:彿教徒磐腿耑坐的姿勢,泛指靜坐。(趺:fū)

繙譯

觀察自己的內心原本就是虛妄的,談論過去的事情不要産生憂愁。 在傍晚的菸霞中,麋鹿出沒;在鞦天的水鄕裡,魚龍嬉戯。 海上的月亮無法拾起,銀河白白地流淌著。 夜晚涼爽,我還露著頭,在幽靜的竹林中靜坐。

賞析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清幽、甯靜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一種思考和感悟。詩的開頭,詩人認爲觀心是虛妄的,論舊莫生愁,躰現了一種對內心和過去的超脫態度。接下來,通過描寫麋鹿在菸霞晚中的情景和魚龍在澤國鞦裡的活動,展現出大自然的生機和美好,同時也暗示了生命的無常和變化。“海月不可拾,銀河空自流”,這句詩富有意境,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無法實現的無奈。最後,詩人在夜涼中露頂趺坐在竹林幽中,躰現了他的閑適和超脫,也反映了他對內心甯靜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一種空霛、超脫的感覺。

釋通炯

通炯(一五七八—一六三九?),字普光,號寄庵。南海人。俗姓陸。憨山大師弟子,後居訶林。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