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南將赴羅源問保民保身之道予告之曰子家一閒翁之積厚矣子能承之推是心以勤施於政將無適不可豈直羅源而況

· 顧清
不見閒翁三十春,每將淳德衆中論。 蘭階茁秀看吾子,花縣鳴琴問保民。 萬化流行自興孝,九經倫序起修身。 青雲剩有前頭路,記取長沙運甓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閒翁(xián wēng):指品德高尚、閒適自在的老人。
  • 蘭階:比喻子孫顯貴發達。
  • 茁秀:茁壯成長,優秀出衆。
  • 花縣:指地方長官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的縣邑。
  • 鳴琴:指以禮樂教化人民,政治清明。
  • 萬化:萬事萬物的變化。
  • 流行:此處指普遍發展。
  • 興孝:弘揚孝道。
  • 九經:儒家的九部經典,具體所指在不同的經學家中有不同說法。
  • 倫序:條理次序。
  • 青雲:比喻高位或遠大的志向。
  • 運甓(pì)人:指陶侃,他勵志勤力,時常運甓以鍛鍊自己。

翻譯

三十年來沒見到閒翁,常常在衆人中談論他的淳厚品德。 看您如同蘭草在階前茁壯優秀,在花縣擔任官職要以禮樂教化詢問如何保護百姓。 萬事萬物的變化發展自然要從弘揚孝道開始,九部儒家經典的條理次序是從修養自身起始。 高遠的志向前方還有道路,要記得像陶侃那樣勤奮努力的人。

賞析

這首詩是顧清對吳子南的教誨與鼓勵。詩的開頭回憶閒翁的淳德,爲後文的論述奠定基礎。接着,詩人對吳子南寄予厚望,希望他在任職之地能夠關愛百姓,就像蘭階茁秀一樣出衆。中間兩句強調了孝道和修身的重要性,認爲這是萬事萬物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基礎。最後,詩人鼓勵吳子南要有遠大的志向,並以陶侃運甓的典故激勵他勤奮努力。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既體現了對傳統道德的重視,又表達了對吳子南的殷切期望。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