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良輔還封丘

· 顧清
聞道雙鳧曉欲飛,錦箋紅燭夜裁詩。 月明古寺嗟人遠,寒壓重裘覺歲馳。 卓令至今佳傳在,山公休道薦書遲。 黃金臺下西南路,眼見青驄入奏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鳧(fú):兩隻水鳥,此處喻指袁良輔即將赴任。
  • 錦箋:精美的紙張。
  • 嗟(jiē):嘆息。
  • 卓令:指東漢末年的卓茂,他曾擔任密縣縣令,以寬厚仁愛聞名。這裏借指袁良輔有良好的品德和治理能力。
  • 山公:指山濤,他曾向晉武帝舉薦嵇康,後嵇康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這裏可能是說不要擔心推薦的事情會延遲或不順利。
  • 黃金臺:相傳戰國時燕昭王築臺,置千金於臺上,以招攬天下賢士。

翻譯

聽說你(袁良輔)即將像清晨欲飛的雙鳧一般赴任,夜裏在紅燭的映照下,於精美的紙張上裁詩。 明月照耀着古老的寺院,讓人感嘆你即將遠去,寒冷的天氣裏厚厚的皮衣也讓人感覺歲月匆匆流逝。 卓茂縣令的佳話至今仍流傳着,你也會像他一樣留下好的名聲,不要說舉薦的書信來得遲了。 在黃金臺西南的道路上,我期待着看到你騎着青驄馬入朝奏事的那一天。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顧清爲送別袁良輔還封丘而作。詩的首聯通過「雙鳧」和「夜裁詩」的描寫,表現出袁良輔即將赴任的情景以及詩人對他的祝福。頷聯中「月明古寺嗟人遠,寒壓重裘覺歲馳」,通過明月、古寺、寒冷等景象,烘托出離別的氛圍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頸聯以卓茂縣令的典故,鼓勵袁良輔能夠在任上有出色的表現,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信任和期望。尾聯則展望了袁良輔的未來,期待他能夠有所成就。整首詩情感真摯,用典恰當,既表達了離別之情,又充滿了對友人的鼓勵和祝福。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