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世興席上有感用齊山韻

· 顧清
城闕秋風木葉飛,西山落日翠煙微。 園亭到處花自好,鴻雁來時客未歸。 短髮有情憐破帽,長繩無計挽斜暉。 尋常遍插茱萸地,注目江雲空溼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城闕(chéng què):指城樓,宮闕。
  • 翠煙:青綠色的煙靄。
  • 茱萸(zhū yú):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古時風俗,在重陽節登高時插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翻譯

城樓上,秋風吹起,木葉紛飛,西山之上,落日餘暉映照着淡淡的翠色煙靄。 園林亭臺之處,花朵各自綻放,美好動人,鴻雁飛來時,在外的遊子卻還未歸家。 我這短頭髮,徒有情感,憐惜着那破舊的帽子,長長的繩索,也沒辦法拉住西斜的太陽餘暉。 往常人們遍插茱萸的地方,我凝神注目江上的雲彩,不知不覺,淚水沾溼了衣裳。

賞析

這首詩以秋日的景象爲背景,抒發了詩人的羈旅之思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的首聯通過描繪城闕秋風、木葉紛飛和西山落日的景象,營造出一種蕭瑟的氛圍。頷聯中,園亭之花雖好,但客未歸,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出詩人的孤獨和思鄉之情。頸聯中,「短髮有情憐破帽,長繩無計挽斜暉」用形象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尾聯則以插茱萸的習俗爲引,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思鄉之苦,淚水溼衣的描寫更是將這種情感推向了高潮。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語言優美,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