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寶之祖韶軒翁輓詩

· 顧清
西風林壑晚悽其,嘆息儀刑不可追。 天地並臨刲股夕,里閭相泣蓋棺時。 謀深豐芑金樓冊,心切苞桑白傅詞。 翹首玉輝原上路,幾人下馬讀穹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林壑(lín hè):山林澗谷。
  • 儀刑:楷模,典範。
  • 豐芑(fēng qǐ):《詩經·大雅》篇名,取其歌頌培育人才之意。
  • 金樓冊:華貴的冊籍,可能指重要的文獻或記錄。
  • 苞桑:根基穩固的桑樹,比喻穩固的根基或政權。這裏用來比喻國家的根基穩固。
  • 白傅:指白居易,他曾被貶爲江州司馬,後又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政績顯著,詩風平易近人。這裏用「白傅詞」指代好的建議或策略。
  • 玉輝原:可能是一個特定的地名,具體含義不確定。
  • 穹碑(qióng bēi):高大的石碑。

翻譯

傍晚時分,西風吹過山林澗谷,顯得分外淒涼。令人嘆息的是,那楷模般的人物已經逝去,再也無法追尋。天地同悲,在那個割股(古時一種極爲孝順的行爲)的夜晚,鄰里們在他蓋棺之時都悲痛哭泣。他的謀略深遠,如同《豐芑》詩篇,被鄭重地記錄在華貴的冊籍中;他的心意急切,如同穩固國家根基的建議,如白居易的詩詞般有意義。我翹首以盼那玉輝原上的來路,不知有幾人會下馬去閱讀那高大的石碑。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輓詩,用於悼念韶軒翁。詩的開頭通過描繪傍晚西風中淒涼的林壑景色,烘托出悲傷的氛圍,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思和對其楷模形象的追思。「天地並臨刲股夕,里閭相泣蓋棺時」,用具體的場景和人們的悲痛反應,進一步強調了韶軒翁的離去給人們帶來的巨大悲痛。接下來的兩句,通過讚揚韶軒翁的謀略和心意,表現了他的重要地位和價值。最後兩句則以「翹首玉輝原上路,幾人下馬讀穹碑」作結,給人以一種悠遠的想象,同時也暗示了韶軒翁的事蹟和精神將被後人銘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沉,情感真摯,充分表達了對逝者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