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遊石湖五首

楞伽山如九疊屏,何年截取匡廬青。 方同楚客賦招隱,不學詩人吟采苓。 僧蹊盡種苾芻草,梵夾遍寫多羅經。 諸天只在雨花外,音樂六時來窈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楞伽(léng qié)山:山名。
  • 匡廬:指江西廬山。
  • 楚客:這裏指屈原,屈原是楚國的詩人,又曾被流放,故常以楚客稱之。
  • 采苓:出自《詩經·唐風·采苓》,這裏借指無關緊要的詩歌題材。
  • 苾芻(bì chú)草:一種香草。
  • 梵夾:指佛經。
  • 多羅經:是佛教經文的一種。
  • 諸天:佛教語,指護法衆天神。
  • 窈冥(yǎo míng):幽暗不明的樣子,這裏指隱約的音樂聲。

翻譯

楞伽山就像九疊屏風一樣,不知是在哪一年從廬山截取了那一片青翠。正如同屈原作賦表達歸隱之意,而不像詩人吟詠那些無關緊要的題材。山路兩旁全都種植着苾芻草,佛經在梵夾中被廣泛抄寫。衆天神只在雨花之外,六種時辰的音樂隱隱約約地傳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楞伽山的景色和佛教氛圍。首句通過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楞伽山如屏風般的形態。詩人將楞伽山與廬山相聯繫,增添了其神祕的色彩。詩中表達了對歸隱之意的認同,同時也體現了對佛教的尊崇,通過描寫苾芻草、多羅經以及諸天的音樂,營造出一種濃厚的宗教氛圍。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簡練,給人以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